更新时间:
地方版的促消费政策也在密集出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促消费力度”“加强市区联动,扩大消费券内容和商户覆盖范围,统筹有序发放专项消费券”等多项措施。
也不只是秦岭,更不只是“硬骨头”“老大难”,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镜头”里,始终聚焦着困扰群众的“身边事”“小问题”。
2025年清明假期,作为春节过后首个小长假,一场跨越山河的春日奔赴席卷全国,赏花踏青、休闲娱乐、返乡探亲等带动下,出行需求爆发。滴滴出行数据显示,清明出行最高峰出现在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晚高峰时段:4月3日18时许,每分钟滴滴打车需求突破11万单。清明假期,滴滴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其中,旅游景点的需求同比上涨27%,前往公园、植物园踏青赏花的需求上涨21%,异地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0%。
这些措施的背后是促消费的政策工具在持续升级,通过“精准滴灌+系统协同”释放乘数效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而在稍早前,4月2日,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公布票价方案,这预示着该品牌国内首个乐园距离正式开园迎客又近了一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蕴含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文化娱乐体验的迭代需求,外资品牌纷纷加码中国“快乐经济”。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山野千里,春光如许,小长假前往露营地等户外娱乐场所的滴滴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66%。其中,重庆、成都、广州、长沙、南昌打车去露营需求进入全国Top5。